【人物專訪】裴正康教授 (Ching-Hon Pui)

裴教授

 

 

 

 

 

葉淑寧醫師翻譯 / 陳博文醫師校閱 

裴正康(Ching-Hon Pui)教授是美國田納西州St.Jude兒童研究醫院腫瘤部主任,Fahad Nassar AI-Rashid白血病研究中心主席,美國癌症醫學會臨床研究教授,他是美國臨床調查協會,美國醫師協會,美國科學促進會的研究員。2014年榮獲中央研究院院士,2015年榮獲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教授長期從事兒童白血病的臨床研究,二十多年來,他以治療方案為基礎的臨床試驗來提升治療成果,貢獻卓著。如今,他的團隊對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的治癒率可達95%,為世界第一。不但成功免除所有病童的放射治療,同時改善倖存者的生活品質。為了提高全世界兒童白血病的治癒率,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兒童,他共同創辦了一個「國際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研究聯,以及一個「亞洲兒童ALL研究聯盟」,用於研究,教學和推廣活從兒童白血病的影響開始,他推動了中國新型醫療保險政策的發展,並成立了第一個中國全國兒童ALL研究組。

教授在各種國際頂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超過760篇,和超過150本書章和評論。他是臨床醫學中被引用最多的研究者之一他編輯了9本關於白血病的書籍和單行本,並擔任多個期刊的責任編輯或編輯委員。他的多項獎項包括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團隊科學獎,城堡康諾利國家醫師年度獎,美國癌症研究協會Joseph H. Burchenal臨床研究獎,Robert A.菲利普斯公開講座,安大略癌症研究所獎項,美國血液學學會Henry M. Stratton獎章,和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兒科腫瘤學獎。

教授是台灣兒童癌症研究群的榮譽顧問,每年都撥冗回台講學,除分享最新的醫學資訊並協助規劃白血病的治療方案及研究方向,並安排贊助多位台灣的臨床和實驗室研究者,到他中心進修,對台灣白血病的治療和研究,影響深遠。

2017年台灣兒童癌症研究群顧問醫師年會裴正康教授講演「治療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與精準醫學」。會中提到應用檢測微量殘存白血病細胞為導向來指引治療,使得ALL的治癒率超過90%,免除顱部放射治療,提高倖存者的生活品質。

精準醫學,基因分析的成本降低,使得我們有可能對每個病童的癌症和基因體進行定序,並且審視遺傳變異,以引導治療個體的藥物選擇。對特定變異的遺傳基因進行分類,可以為開展特定的標靶藥物治療,並可能有助於研發新的標靶治療策略。進行全基因人種間遺傳基因分析,發現東西方確實有不同,導致於對藥物代謝、毒性和療效的差異。

可以想像,從驅動基因體突變的發現中將出現新的標靶治療,可以被小分子逆轉或減輕。現行的研究已經確認額外的遺傳多態性和突變,不僅與對治療反應相關,而且與白血病轉化的風險相關。事實上,最近的研究表明,高達5%的ALL兒童遺傳了癌症易感基因,這些提供我們對癌症病因的洞見及引導我們對其他家庭成員進行疾病的測試,監測和管理。分子治療、免疫和細胞治療的最近發展有望將治癒率提高到100%,並伴隨提高倖存者的生活品質。未來幾十年的主要挑戰是製定預防措施,將高收入國家取得的成果轉化為全世界所有兒童共享。

(本文刊載於本會2017年3月135期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