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訊】治癒後的長期追蹤與照護—兒童癌症治療的最後一塊拼圖

治癒後的長期追蹤與照護—兒童癌症治療的最後一塊拼圖

 

文/何宛玲、劉彥麟、James S. Miser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腫瘤長期追蹤照護團隊

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癌症中心

 

案例分享

個案一

在歐美國家出生長大的小偉,長期隨父母僑居國外。他在中學時期被診斷為T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在當地醫院接受完整的化療及腦部放射治療 (當時對T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而言,腦部放療是標準療程)。後來認識了台灣女孩小珍,便為愛來台定居並發展事業。小偉平時有健身及運動的習慣,但有時比較容易喘,休息之後會改善。去年經由家庭醫師介紹,到北醫附設醫院的兒童腫瘤長期追蹤門診,希望團隊針對他過往的病史,做一個整體的評估。

我們回顧了他從國外申請的病歷資料,雖然年代久遠且有些資料不齊全,

但仍可分析他曾接受過的化放療種類,對照可能引起的遲發效應 (late effects), 做了完整的評估。除了基本的身高體重測量、身體評估、全血球計數、尿糞檢查、肝腎功能與電解質之外,還包括:心臟學檢查 (因化療期間曾使用小紅莓,故安排心臟指標檢驗、心電圖、超音波等)、骨密度檢查 (因化療期間曾使用類固醇及黃藥)、神經學 (因曾使用安可平) 及性腺功能檢查 (因曾使用小紅莓) 等。小偉各項檢查結果大致良好,唯獨血液中的N端前腦利納肽 (NT-pro-BNP) 濃度偏高,心臟超音波顯示中度左心室收縮功能障礙。在照會了專精於腫瘤心臟學的心臟內科醫師後,建議小偉可以使用抗心衰竭藥物來改善心臟功能,並且每年追蹤心臟超音波。所幸小偉並無嚴重的臨床症狀,因此仍可維持適度的運動,並應控制稍微過重的體重,幫助心臟功能回復正常。小偉固然驚訝自己心臟有狀況,但慶幸因為參與了腫瘤長期追蹤門診,得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個案二

    小正在12歲時因為時常跌倒、頻尿多尿、常覺口渴並大量喝水,因此被帶到醫院求診,進而診斷為蝶鞍上的中樞神經系統生殖細胞瘤。經過手術切除及放療後,腫瘤完全緩解,但因為腫瘤侵犯腦垂體,留下了「泛腦垂體功能不足」的內分泌問題,必須長期使用迷你寧(控制尿崩症)、昂特欣(控制甲狀腺低下) 及可體松(補充腎上腺皮質固醇)。媽媽注意到,小正的身高不但矮小(低於第3百分位),且每年生長速度少於4公分,小正對自己的身高也愈來愈沒自信。於是,我們照會了兒童腫瘤長期追蹤照護團隊的兒童內分泌科醫師,並為他做了詳細的血液檢測及骨齡檢查後,建議他開始使用生長激素治療 (有健保給付)。小正經過一年半的治療到17歲(至骨齡約16歲),身高由158公分長到169公分,小正對自己的外型也變得更有自信了。此外,其他荷爾蒙仍需持續補充,才能保持最佳的健康狀態。

 

結語

台灣每年有500多名兒童被診斷出患有癌症,預計每年有400多位台灣兒童日後將成為「兒癌康復者」。他(她)們可能面臨的問題,包括身體、心理社會及認知層面,最常見的如:精神疾病、情緒和社會問題、內分泌疾病、心臟功能不良、其他器官系統的慢性毒性、生長發育異常和不孕症等。此外,放化療的累積毒性,或少數個案具有易罹癌體質(cancer predisposition syndromes)也增加產生二次癌(second cancer)的風險。因此,發展兒癌康復者的多專科整合評估與照護,對促進往後的生活品質極為重要。

兒癌治癒後的長期追蹤與照護,可說是兒童腫瘤治療的最後一塊拼圖。我們不僅要追求疾病的高治癒率,也要顧及癌童癒後的身心健康。上述兩位個案得以及早診斷與介入治療,是兒癌長期追蹤照護團隊多專科整合的結果。目前兒癌基金會正與全國各大醫院合作,積極發展兒癌長期追蹤照護,歡迎抗癌小勇士的家人及照顧者,能持續關注及參與支持,不再讓這群癒後癌童在成長的路上,踽踽獨行!

 

 

1

 

 

 

 

 

 

右左至右 劉彥麟醫師、Dr. James S. Miser、何宛玲醫師

 

延伸閱讀

  1. 研究論文(英文):何宛玲等(2021年6月),癒後癌童罹患之二次癌的臨床特徵與預後:台灣兒童癌症研究群研究報告,JFMA台灣醫誌線上優先出版 https://doi.org/10.1016/j.jfma.2021.05.012

 

(本文刊載於2021年12月第154期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