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癌專欄】心理師陪你跟孩子共度疫情

醫療團隊介紹

  高醫小兒血液腫瘤科病房位於啟川大樓10 樓,病房提供無線網路給予住院病童使用。分子生物實驗室已建立多年,各項設備頗具規模,在腫瘤基因之檢測及對白血病預後之影響亦有相當之研究成果。同時結合院外其他機構,例如本會台灣小兒癌症研究群 (TPOG, Taiwan Pediatric Oncology Group) ,以及國家衛生研究院之各項台灣小兒癌症治療研究計畫。秉持全方位照護的理念,提供癌症病童及其家庭全方位的照顧,建置完整的醫療服務品質,並且每月兩次召開小兒血液腫瘤醫療團隊會議。

  小兒血液腫瘤科採取跨專業團隊模式,由小兒各次專科醫師群、專科護理師、護理師、個案管理師、社工師、營養師、藥師、復健師、心理師、共照單位、宗教單位、和床邊教師等組成了小兒血液腫瘤醫療團隊。醫療照護中也提供多元性友善醫療,讓藝術治療師安撫病童心靈與注重每個孩子的發展與想法提供病童心理安適的空間,建立醫病信任關係,並以藝術創作和遊戲協助病童情緒宣洩、表達壓力。

  青少年專科更銜接了兒癌治療後長期追蹤的後續照顧,例如營養問題、飲食障礙、生長發育與內分泌問題、身心問題、健康檢查與疫苗注射等;在肺炎防疫期間為使學校端的床邊教學服務不中斷,也及時提供了互動衛教資源。心理師是團隊裡最溫暖柔軟的部分,每一位新發病的兒癌病童家庭都能接受到完善的諮詢服務。本篇特別邀請高醫小兒血液腫瘤醫療團隊心理師,對於目前的肺炎疫情提供大家心理健康之道。

 

■ 文/ 高醫精神科 陳鈺閔 葉品希 蔡欣宜 臨床心理師

  近幾個月來,肺炎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生活原本的計畫與步調,面對著大量與疫情相關的訊息排山倒海而來,也讓我們感到戒慎恐懼。孩子們猶如一個小小觀察家,好奇世界發生什麼事情,也會間接覺察大人的擔憂,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法,陪伴孩子一起面對疫情,當我們穩住了自己,便能穩住孩子們的心。

【安全、安定就安心】

  基於生存本能,我們對疫情保持高度警覺,身為家長則可能更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並為了減低風險而有更多的要求與限制。然而,當我們持續將注意力聚焦在危險上,焦慮不安就會如影隨形,反而容易自亂陣腳,進退失據,像是頻繁關注及詢問孩子的身體狀況,給予過多的警告和限制,孩子也會跟著驚慌失措,坐立難安。

  先暫時關掉手機和新聞,看看日升月落和身邊熟悉的人事物,看見生活依舊保有一定的規律和如常,盡可能維持原本的作息,正是最重要的安定力量。此外,慎選資訊來源及數量,只接收並配合來自政府的公開資訊與防疫建議也能有效提高掌控感和安全感,像是戴口罩、勤洗手、清潔消毒及避免進出人多的公共場所,這些,其實也是我們平時為了照顧孩子的健康就會做的事。

【接納情緒,練習放鬆】

  在疫情期間,我們都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來維持如常的生活,那我們該怎麼協助自己與孩子呢?首先我們可以觀察孩子遇到的問題與困難,並理解無論是什麼年紀,都可能會感到緊張、哀傷、害怕或是生氣,這些情緒都是很常見與合理的。

  我們可以陪在孩子身邊,以言語或行為表現我們的支持,像是「當你需要時,我會陪著你」或是給予一個擁抱,並試著描述孩子當下的感覺,提供適當的同理。當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被理解與接納時,孩子也會比較願意表達,我們也才有機會從中了解如何幫助孩子緩解負向情緒。

  當感受到孩子或是我們自己正在經歷情緒起伏時,可運用一些放鬆技巧來因應,像是腹式呼吸或是漸進式肌肉放鬆等等,都可以幫忙我們或孩子回到平靜的狀態。

【小改變也可以很偉大】

  對兒癌的孩子而言,醫療環境也許並不陌生,但在疫情的狀態下仍有許多得調整及適應的地方,像是進醫院要排隊、住院訪客減少、出遊計畫改變、需長時間戴口罩等等。首先我們可以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協助孩子了解發生什麼事,為什麼要有這些改變,像是用不同的玩具代表「病毒」象徵目前所面臨到的挑戰,進一步跟孩子討論「可以做什麼事情對抗病毒?」,鼓勵孩子思考擔任這樣的角色需要具備哪些保護自己與他人的能力,像是:勤洗手與戴口罩的防疫小超人,當需要進醫院時,以闖關遊戲的角度鼓勵孩子、當孩子配合戴口罩時給予鼓勵與回饋。不能外出的時候,可以在家一起玩桌遊或下廚、看電影等,增進彼此的連繫與互動,也增加改變所帶來的樂趣與意義,減少面對疫情的焦慮。

  透過規律的生活,安定自己的身心,以接納的態度面對各種情緒,陪伴孩子了解做好防疫相關措施,其實不只可以保護自己,同時也保護其他人,只要願意人人都可以是防疫小超人!

1

 

 

 

 

 

 

 

 

(本文刊載於2020年6月第148期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