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癌專欄】療癒傷痛~癌童父母親的哀傷輔導 兒童緩和療護研討會心得分享

療癒傷痛~癌童父母親的哀傷輔導 兒童緩和療護研討會心得分享

撰文者:吳璧如護理師

隨著兒童癌症的治癒率日漸提升,各式新型的抗癌藥物及治療方式推陳出新,不論是家長亦或是醫護人員多抱持著積極治療的態度,想方設法的希望能治癒孩子。也因此癌症病童接受緩和醫療的比率偏低,孩子生命的最後一段路多在病房甚至加護病房結束,這也表示病童臨終階段,父母親仍無法接受孩子即將死去,依然懷抱希望,盼能出現奇蹟,故父母親與病童間可能因此而錯失了好好道別的機會,而父母親也可能因此在孩子過逝後,留下深深的傷痛與遺憾,如何能讓「生死兩相安」,以下,是本組就「喪親父母親的哀傷輔導與轉介」討論之匯報及護理先進們的經驗分享。

 

【生前的準備】

陪伴對臨終病童及家屬更顯重要。真誠的陪伴,是與病童及家屬共同經歷整個生命結束的過程,並接受他們所表答的任何情感,專注傾聽卻不做判斷或給予建議,用心理解病童及家長的需求,並讓他們知道我們一直都在。

 

東方人的個性較為保守,親子之間常是"愛在心裡口難開",再者,中國傳統一向忌諱談論死亡,親子之間亦常憂心對方無法承受分離的痛苦而彼此隱瞞,不願面對。此時護理人員便可扮演催化的角色,或可鼓勵家庭成員及病童,藉由寫信或繪畫來訴說重要的事情、情感的表達、互道感謝、互道再見。或可安排家庭儀式的活動作分離的準備。或藉由特別的活動幫助父母親保留一些與

孩子之間的記憶,如創造一個記憶盒、錄影、拍照、保存髮束或手印腳印等。學員分享經驗,常見青少年階段的病童,原本便與父母親溝通不良,更何況要談死亡的話題,所以父母親對病童隱瞞病情,病童在父母親面前也只會表現出樂觀正面的態度,彼此之間皆報喜不報憂,沒有機會互道珍重。但也有百無禁忌、無話不說的親子檔,病童甚至要求自己告別式的儀式、裝飾、播放自己最喜歡的歌曲等,希望指定自己的塔位,原因是可與某位已逝的病友住近一點等的話題,已準備好面對沒有彼此的未來。

 

心願的完成也是極為重要的部份,除了喜願協會協助病童圓夢的活動外,學員們也紛紛分享他們的經驗。便曾有祖父母反對病童在家往生的例子,由於台灣的民俗風情,長輩們仍在世時,小朋友是不能在家中往生的,但病童與父母親都希望能夠回家作最後的巡禮,所以護理人員想了一個變通的辦法,便是讓孩子從醫院前往殯儀館途中,繞經家門口並在家附近的街道來回逛幾圈,如此,形式上也算是"回家"了。

 

【病童告別式】

    學員們建議,盡可能有熟識的醫護人員前往參加孩子的告別式,藉此儀式讓父母親的情緒能再次有宣洩的出口。並可鼓勵父母親參與告別式的設計,無論是流程、現場的裝飾、音樂等,讓父母親的哀傷與思念之情,透過病童的告別式呈現,並正式向病童告別。

 

【哀傷輔導】

    病童的告別式圓滿落幕後,親友已不在身邊陪伴,漸漸的需獨自面對喪子的悲傷,此刻父母親的哀傷才真正的排山倒海而來,這個階段非常需要團隊的持續關懷與支持。學員們分享,當家長返院開立死亡證明時,便是一個適當的時機,藉此和家長聊聊近況,提供適當的協助與關懷。此後的三個月到一年間,可透過電話聯繫、寄發慰問卡、辦理各種形式的追思會、家庭訪視、病友支持團體的分享、或轉介家長給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以尋求專業的協助。每個人走出傷痛的時間長短均不同,應讓家長按照自己的心情走出來,我們只需在旁陪伴即可。學員中曾有接受病童家長邀請到自家的葡萄園採摘成熟的葡萄,過程中家長與護理師分享病童從小到大的照片、回憶照片中的故事,也分享病童過逝後,夫妻兩人除了務農外,也找到穩定的工作,生活已漸漸回歸正軌。此外,彰化基督教醫院在舉辦家屬支持團體的活動時,仍會將活動通知寄發給已故病童家長,邀請他們回到兒癌大家庭的懷抱,接受大家的關懷與祝福。

 

【肯定父母親的價值】

  病童的過逝,對父母親而言象徵著某種層面的失敗,自責、罪惡感、失落等情緒會反覆在心裡遊走,質疑自己是否對孩子疏於照顧?是否太晚發現症狀?是否作錯治療的決定等,因而引發一連串的哀傷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肯定父母親的價值,尊重並支持父母親的決定,適時的讓他們瞭解,要相信自己愛孩子的心,要相信自己所作的任何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對孩子最好的決定。也因為他們的親身經歷,鼓勵他們能返回醫院擔任志工,幫助和他們一樣有著相同遭遇的家長們走過生命的幽谷。

 

  工作坊的學員們,是來自不同護理領域的專家,學員們擁有許多珍貴的照護經驗,透過小團體的討論及經驗分享,再加上桌長的統整與建議,讓議題更加明確,學員們在過程中確實獲益良多。在激情過後,當學員們回到各自的服務單位時,才是挑戰的開始,期待能將在「世界咖啡館」中所獲取的知識與經驗落實於臨床照護中,繼續將兒童安寧療護的觀念持續推展,讓疾病末期病童的照護品質更加提升,並能更貼近民眾所期待的方式。

(本文刊載於基金會2016年6月132期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