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生命不論長短,精彩最重要 --呂立醫師人物專訪

撰文者:黃惠郁護理師

 

★呂立醫師

台大醫院兒童胸腔與加護醫學科主任

瑞信兒童基金會執行長

商業周刊推薦百大良醫

一位非常用心在兒童安寧緩和療護及兒童友善醫療的醫師,

造福了許多孩子與家庭,

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呂醫師分享以下議題的想法與經驗。

 

迷思:安寧=放棄孩子、放棄醫療 ?

兒童安寧緩和療護是調整孩子真正所需治療的方向,並不是什麼治療都不要或是任何醫療措施都不給予的一種照護模式。

    兒童安寧緩和療護可以說是一個Care(照護),而其重點就是Care(照護)不能斷,一開始醫療治療的方向通常都是採Cure(治癒),而Cure(治癒)其實是Care(照護)的一部分;Care(照護)是廣泛長久的,涵蓋了整個醫療期間,甚至涉及到醫療結束後。

CARECURE

Image removed.   

 而安寧緩和療護是調整治療的方向,並不是什麼治療都不要、或是任何醫療措施都不給予的一種照護模式舉例來說一開始治療方向放在殺癌細胞、提升治癒率,而當治癒性治療目標無法達成時,也許我們更應該重視生命存在意義與價值每個人生命的時間長短不一,而未來短暫且寶貴的時間要怎麼安排? 孩子跟家屬該怎麼面對未來? 甚至到孩子離開世上了,家屬所面臨的悲傷情緒,都是安寧緩和療護所關懷的面向之一。 

我們學習放手但並不是放棄我們摯愛的孩子。重要的是表達彼此的愛,能夠得到圓滿、無悔。而我想該放棄的應該是悲傷與仇恨並不是放棄愛、放棄人。生命有限,我們應多花時間在愛上面,不讓自己後悔。

 

迷思:安寧=轉入安寧病房?

找到適合自己的照護模式,而不是全盤接受眾多的照護方法

    安寧Care(照護)不一定就要到安寧病房才算是安寧,一般病房或家裡也可以,至於要不要到安寧病房,並沒有標準答案,主要看孩子喜不喜歡安寧病房的環境,曾經有一位大孩子就很喜歡安寧病房的環境,覺得大家很友善、什麼都可以談,住在那裡讓他心靈覺得很舒適。但有些孩子也會覺得安寧病房很莊嚴,太安靜了,反而喜歡一般病房,那裡有熟悉的醫護人員跟病童等等。也有住過去後,無法接受安寧病房的環境,又回來一般病房,總而言之,不管去哪裡,Care(照護)都不會中斷,不管去哪,好的Care(照護)品質才是最重要。

 

「兒童安寧緩和療護」的介入時機?

    兒童安寧緩和療護並不是完全和死亡過程相關。應是在疾病診斷初期時即介入,一直到生命末期,甚至到臨床醫療照護結束後,兒童安寧緩和療護還是持續關懷遺族。(如下圖)

安寧緩和

我應該和孩子談死亡嗎?

令人深思的臨床照護經驗

呂醫師感傷的說出 : 「有一位母親跟醫護人員說千萬不能跟孩子講診斷,也不能告訴他生命快結束了;而孩子也請醫護人員不要跟爸爸說我知道我的狀況,萬一家人知道了,一定會很難過、一直哭….」,以上母子都是愛對方的,不過都是選擇逃避,或許大家一開始選擇逃避,有時看似簡單,但其實不然如果雙方願意跨出一步,互相分享想法,一起面對當下這件事,愛的理念就大不同。真正的關心並不是以自己的觀點或想法為孩子做決定,看似犧牲,但那並不是最好的愛。

  其實就算不跟孩子說病況,孩子自己也會知道身體不對勁,然而跟孩子談死亡不用勉強,反而是孩子想知道的時候,我們更需要花時間向孩子慢慢溝通,解決孩子心中的害怕與擔心,並尊重孩子的想法,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更希望自己的想法被了解。

  最好的愛就是大家一起願意來面對、陪伴度過這段困難卻極寶貴的光陰。

 

如何和孩子談死亡?

學齡前期及學齡期(2-12歲):2-3的孩子還無法了解死亡的涵義,可以利用繪本說故事的方式,和孩子談「失落」或「不見了」,例如:小熊不見了。當孩子對語言及辭彙越懂越多時,最普遍的方式也是繪本,像是告訴孩子生命無常的故事,舉例家中長輩、朋友、寵物過世的繪本等等,也有情感失落(靈性方面),告訴孩子愛是永不消失的繪本,而9-10歲的孩子對儀式性的東西較感興趣,例如:告別式、天堂的樣子、死後世界等較感興趣。另外,還有布偶扮演的方式(模擬故事),此方式較適合小學以上的孩子。

 

青少年(12歲以上):這時侯的孩子發展階段屬整體成熟,可用成人的方式溝通,青春期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們需要細心傾聽孩子心裡想法並尊重其看法。

  綜合以上和孩子談論死亡的經驗,其實並沒有制式標準答案,依照孩子當時的狀況來安排,有些孩子可能經歷過重大的疾病或事件等,心智比該年齡層的孩子成熟,而每位孩子都是獨立特別的,喜歡的方式不同,重要的是用孩子懂的方式讓他了解,當孩子有疑問的時候,我們就幫助孩子解答與教育,「詢問孩子想知道什麼」,談談孩子對生命的經驗,再加以著手。

 

如何和自己的長輩談孩子死亡?

  有幾種方式,像是家庭會議,透過會議讓家庭成員了解孩子的病況,有些家庭則適用於單獨會談的方法。需要時,也可以請醫師及醫療專業人員解釋,主要是鼓勵家屬們說出心理的感受與想法,尤其談到DNR(不予施行心肺復甦術),讓家屬們清楚了解即將面臨的情境,一起思考什麼樣的照護方式對孩子最好。

 

如何和孩子的手足談死亡?

     通常生病的孩子可能得到父母更多的愛,病童手足感受到但不會講出來,因為他知道病童生病快要離開了,但手足心裡可能會覺得父母就只愛生病的孩子而不理我,自己好像不是父母生的。有時候父母因照顧上的考量,會安排病童手足到別的親戚家住,更容易覺得自己被忽略。這些現象也想提醒父母們留意,適時關懷病童手足也讓他們理解一些家庭所面臨的困境,減少彼此的誤解。此外,病童手足看見以前和他一起玩的玩伴生病的樣子,他會難過、害怕,一樣可以透過繪本及布偶扮演的方式,幫助病童手足了解,更鼓勵全家人可以一起做親子創作,像是創作手印畫就是很好的方法。如果孩子已經昏迷,凝聚全家人的心力,為生病的孩子做一份祝福禮物,例如:摺紙鶴等,把家人的祝福轉化為具象事物。

 

案例分享:

一對夫婦懷了雙胞胎,弟弟是一位健康的寶寶,但哥哥卻不幸患有罕見疾病,哥哥勇敢的經歷過四次手術,但預後還是不好,在醫院的這段時間,是媽媽陪伴著哥哥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考驗,而弟弟則在家裡被婆婆及家人照顧著,媽媽心力疲乏下,心裡想著「家人開心弟弟的到來,卻忘了醫院還有哥哥在為疾病受苦,心裡覺得很難過,甚至一度和爸爸吵架…」,而我和媽媽談話中她問了我這樣的問題:「如果我放棄哥哥了,他會覺得我是壞媽媽嗎?」,我這樣回答:「孩子都會找自己有緣的人,他來你們家就是知道你們是很棒的家庭,也知道你會幫助他做最好的設想,你不是個壞媽媽」,媽媽聽到後心裡笑了,或許是釋懷了她這段時間的壓力,媽媽也開始學習放手,開始思考要怎麼和哥哥度過最後的時光,媽媽說「我想替孩子拍照、還有全家福,以後我要告訴弟弟,他曾經有一位非常勇敢的哥哥」,媽媽還想和孩子完成一個心願,就是陪孩子一起看看陽光,但天氣剛好就是接二連三的颱風天,實在是很擔心沒有陽光,為了不讓媽媽失望,大家盡量再說服她也可以換成看看風景,沒想到來了一個特別的颱風,風雨過後,下午竟然放晴了,這時候媽媽就很開心的抱著哥哥在床邊講話:「哥哥你看,那是車子喔…那是斑馬線喔……」,那天,也是哥哥去當小天使的日子,愛是無限的力量,我想,老天爺也感受到了媽媽的愛,突來的好天氣,圓了媽媽一份愛孩子的心。

結語:

  家屬常問我「還可以為孩子做什麼?」,我會告訴家屬 : 「當孩子需要你的時候,隨時準備好。所以精神要好、要吃飯、睡覺,隨時需要你時都要出現並且要鼓勵孩子」。當我們不再討論痛苦、疾病時,就會發現生活不是只有疾病,到了疾病末期,生命好像常被疾病佔滿了,這樣滿可惜的,其實互動、愛、關心等等,這才是生命真正精彩的事情,生命不論長短,精彩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