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撰文】新加坡參加St. Jude VIVA Forum會議心得

 

新加坡參加St. Jude VIVA Forum會議心得

撰文者:林口長庚醫院  兒童血液科  張從彥醫師

這次於新加坡參加St. VIVA Forum的與會兒癌醫師們:由左至右分別為筆者、陳世翔醫師、劉希哲醫師、蕭志誠醫師、楊永立醫師。與會但未能入鏡的醫師還有梁德城醫師、陳建旭醫師

 

 

VIVA合照

    首先先感謝林口長庚醫院及主辦單位,讓筆者有機會可以至新加坡參加由美國知名於兒童癌症治療的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及新加坡為兒童癌症所設立的VIVA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兒童癌症國際研討會。在這

2016年的3月5號至6號週末期間,由許多國際知名的講者針對兒童癌症的不同主題,以研究、醫療照護、及教育的目的進行演講討論,不只帶來北美、歐洲等先進國家對兒童癌症最先進的治療觀念以外,也讓許多亞洲發展中國家有彼此分享經驗甚至合作的機會,以促進這些地區的醫療照護。在這兩天的時間中筆者有幸於聽講中親炙大師風采,領略歐美地區治療兒童癌症中的最新觀念,以下便就筆者於會議中的個人心得與各位讀者分享。

首先,先介紹這個研討會的由來。新加坡VIVA基金會成立於2006年,起緣於一位遭遇白血病復發命在旦夕的新加坡男孩,所幸經過跨國與St. Jude醫院的合作,小孩順利的接收非親屬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痊癒健康也正就讀醫學系立志行醫救人。(小孩的捐贈者是由慈濟基金會骨髓資料庫搜尋而得,台灣在這個基金會的成立就某種程度也扮演角色!)其母親Jennifer Yeo女士有感於東西方治療的差異及跨國合作的重要性,也感謝各方的幫助讓兒子能夠得到重生的機會,便促成VIVA基金會的生成。藉著與St. Jude醫院的合作,從2007年第一屆VIVA論壇起到今,本年度恰逢第十屆,已發展成為亞洲區最重要的兒童癌症研討會之一,參與者涵蓋亞洲各國共250多位專家,這兩年度更新增了白血病、腦瘤固態腫瘤、幹細胞移植工作坊等、護理研討會及對象為家屬病患的衛教研討會。希望藉著經驗分享及合作,來促進兒童癌症的治癒率及生活品質,這樣的宗旨我想不只是所有家屬病患的願望,更是所有參與兒童癌症治療成員的目標。

 

第一天上午的課程由大會主席,也是St. Jude醫院治療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權威裴正康教授揭開序幕,以癌症病理機轉研究為根據,所謂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來治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策略做討論。再次強調在引導治療期中的微量殘餘白血病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s)含量與治療預後的強烈關係,以及省略頭顱放射治療,以加強髓鞘內化學藥物注射取代對中樞神經白血病預防控制的成效(關於裴教授及微量殘餘白血病的詳細介紹,可參閱上一期2016/3的兒癌基金會會訊)。而緊接其後的Mignon Loh教授代表美國COG兒童癌症治療群發表美國大規模兒童ALL的治療現況,並以分子生物學角度討論基因表現或全基因定序在未來白血病治療的研究方向:過去我們已知道加入標靶治療在帶有費城染色體之ALL病童的成效極佳,而對於高危險群或治療表現不佳的白血病病童,藉著找出特定的基因突變或表現異常,來給予標靶治療控制,也是目前仍持續進行之研究。而其後Jun J. Yang及Kjeld Schmiegelow教授試圖以藥物基因組學角度來說明,不同個體對白血病治療藥物的因每個人基因代謝藥物的能力不同,產生不同的藥物毒性反應及對治療成果可能帶來的不同影響。這些研究都說明了白血病本身癌細胞及不同個體具有多樣性的特色,在目前基因檢查越來越普及可行的情況下,針對這些多樣性來設計每個人專屬的療程,是未來精準醫學發展的方向。雖然這些基因相關之檢查及標靶治療還未有大規模的使用經驗及結果定論,而且大規模的基因定序所帶來的龐大生物資訊處理,也是亟需克服的問題,但這些研究仍提供了我們未來,針對除了表現已很優異的標準危險群ALL以外的高危險群病童,更進一步提高治療成效或減少治療帶來毒性的機會。

第二天的上午一樣是另一個令人充滿收穫的主題:易患兒童癌症體質(Cancer predisposition)的評估與處理。過去最為我們所知跟遺傳相關的兒童癌症便是嬰兒時期發病的雙側視網膜母細胞瘤,這些孩童常帶有由父母遺傳而來的具缺陷的抑癌基因RB1,這些孩童即使視網膜母細胞瘤控制良好,在長期追蹤時發展出骨肉瘤或其他惡性肉瘤機會仍比一般族群大幅增加。Kim E. Nichols教授指出,不只是RB1,在目前已有將近數十種的基因與易患兒童癌症的體質有關。這也進一步在美國大規模的兒童癌症基因組計畫證實:在一份1120位兒童癌症病童研究中,發現有8.5%的人的確帶有易患兒童癌症體質的基因異常,比起正常族群約1%發生比例還高,這結果也發表在去年最具權威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了解這個情形並不是為了讓我們去責怪父母或是哪邊的家族體質不好,而是讓我們可以更積極地對病童甚至是其手足安排更適切的治療或追蹤:比如安排定期的追蹤以提早偵測或預防癌症,而不會等到症狀表現或惡化時已無法挽救器官功能的喪失;或是避免選擇容易誘發次發性癌症發生的治療方式,讓因癌症失去生命或失能的情況減少。這些處置,尤其仰賴完整的家族病史評估,若是家族中有多位年輕時發病的癌症患者,病童帶有易患癌症體質基因的機會也越高,也才有進一步安排相關檢測的價值。在我們傳統上常避談家族中不愉快的事,年輕的核心家庭也多不知道家族中過去的情形,少子化等因素,往往無法讓醫師很正確的收集到完整三代的家族史,在未來基因檢測會越來越普及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準備好正確的心態來面對這個世代的到來,讓照護更為進步。

這次的會議令筆者有許多收穫,除了上述兩個比較大規模的進展外,這次會議中國外講者也分享了淋巴瘤、軟組織肉瘤、腦瘤的治療現況發展及目前正夯的癌症免疫治療,雖然還沒有大規模令人振奮的消息,但是仍讓在座聽者感受到基礎研究整合臨床,及團隊甚至跨國合作的重要性。這些方面,我想都是值得在兒童癌症治療中的每一份子努力的方向。身為臨床醫師,面對這些日新月異的分子生物學的進展,去瞭解認識研究,並安全有效的應用在臨床的病人上,相信一點一滴,會讓我們的病童一個也不遺漏的重拾健康的笑容。

(本文刊載於基金會2016年6月132期會訊)